在抖音唱黄梅戏的小潘潘能有什么错?_小潘潘唱黄梅戏怎么了
作者|张展编辑|石灿
继2018年《学猫叫》爆红后,小潘潘又在抖音火了。
9月13日,潘在她的账号“潘-潘又通”上发布了一段演唱黄梅戏经典曲目《女娲徐》的视频。然而,在演唱上,潘却抛弃了原女许婉约的唱法,取而代之的是通俗唱法。在表情和动作上,黄梅戏大师严凤英在演绎中翻了个白眼,笑了笑,而小盼盼则过头,扬了扬眉毛,过分消解了原著的骄傲和活力。
这段视频引起了众多网友的不满。很多网友评价他的作品“根本不是黄梅戏”、“伤害了传统戏曲”、“太做作”,但也有网友认为小潘潘让更多人了解了黄梅戏,起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没必要上纲上线。
如何评价潘版的《女徐》?再者,短视频应该如何承担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
真假女许
作为黄梅戏的代表剧目,女许讲了什么故事?
《女徐》是1959年由安徽省黄梅戏团根据传统戏剧《双救星》改编而成的喜剧。故事的梗概是,女主角冯素珍和李兆廷从小相爱。婚后,由于男方家庭的衰败,苏真的继母强迫她解除婚姻,并将赵婷送进监狱。为了救丈夫,苏真被迫赴京赶考,中了第一名,被招为妻子。洞房之夜,她把真相告诉了公主和皇帝,请求宽恕,冯和李终于结婚了。
潘潘·潘《救出家门》节选,讲的是进京赶考中状元的那一段。
既然歌词没错,怎么会是“不是黄梅戏”?
"方言是中国戏曲的第一基本标准."中国第一话剧桌导演魏京东说。在“女虚”中,“如何”的发音不是中文的“如和& # 034;,而应该是“渔火”格”应读作“国”而不是“格”。方言发音赋予黄梅戏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乡土气息。
在潘的视频里,她把所有单词的发音都处理成了普通话,抑扬顿挫立刻取代了委婉的旋律,女许失去了原本的魅力。
同样受到网民批评的还有小潘潘的行为和举止。
黄梅戏作为一种表演形式,不仅有“声”的部分,还有“形”的部分。与京剧相比,黄梅戏对“形”的要求更宽松。演员可以根据剧情需要即兴发挥,用恰当的动作丰富表现力。
1959年版广潘翻唱《救出故土》一段,用整帽、甩袖、小方步等表演方法,生动地表现了女扮男装的温柔。当唱到“宫花戴帽真清新”这句话时,严凤英抖了抖水袖,用双手做了个皇冠。与此同时,她的眼睛抬向右上方和左侧,一个繁荣的新优等生的形象跃上舞台。
1959年的电影《女徐》
但在潘的演唱中,跳舞的部分被完全抛弃,眼睛盯着镜头,不断扭着头,刻意保持微笑,过于频繁地扬起眉毛,与的角色大相径庭。
所以,除了歌词选自黄梅戏之外,小潘潘的这场表演,真的和真正的黄梅戏没有任何关系。
支持者的论点
那么,为什么还有人支持帕姆帕姆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将人类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认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从本质上来说,文化的推广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教育的行为,也就是说文化推广的具体目标是推动更多的人在这六个层面上走得更远。对于黄梅戏来说,如果说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已经属于专业的表演和欣赏领域,那么对于大众来说,促进了解、增进理解就成了文化传播的关键。
对于潘的支持者,他们的共同论点是:“如果没有这种创新,会有这么多人知道黄梅戏吗?”这种争论把教育目标向前推进到0级:认识。作为前提条件,“知道”才是这个环节的真正起点。
然而,我们真的能在剥离文化内核的同时,以“知道”为目标,以更年轻化的方式触达年轻人吗?这恐怕是这场争论的核心分歧。
事实上,在小的视频引起热议后,业内人士正在为黄梅戏进行一场“形象拯救运动”。
9月14日,也就是小发布第一段视频的第二天,“CCTV6电影室”截取了1959年电影版《女徐》的相应片段,发布在上。
在发布了完整版的演唱视频后,潘立即创作了合拍版——她先唱一句台词,然后合拍人再唱一句台词。这部合拍视频吸引了众多具有黄梅戏唱功的网友参与合拍,其中包括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国家二级演员熊东旭、陈邦良等黄梅戏专业演员。
网友看到这些视频后纷纷表示,“这才是正宗的黄梅戏。”
如果说黄梅戏的正宗短视频只是为了帮助用户认识和了解黄梅戏,那么黄梅戏教学直播则直接将文化教育的层面推向了“应用”。
9月17日晚,吴琼在抖音开设了一个现场工作室,教授黄梅戏。在直播过程中,和吴琼加入了麦。在一万多名观众面前,吴琼向讲述了“女许”的故事,并为他做了演唱示范。神奇而现实的是,作为一种“礼尚往来”,潘还和吴琼合唱了《学猫》。
直播中,吴琼对帕姆·潘说:“虽然你的唱功有很大偏差,但你真的唱出来了,吸引了这么多人的关注,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的确,小的视频引发了一场“黄梅戏热”,在网友和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黄梅戏的用户教育环节正在不断推进。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隐藏的两个风险:一是链接的断裂,二是传播资源的浪费。
并不是所有伤害文化的视频都会引起社会关注,甚至有些视频会以隐蔽的方式伤害文化,导致后续补救措施无法实现,造成不准确甚至错误的文化印象。
如果没有专业人士录制的黄梅戏视频,小盼盼的视频会引起并加深人们对黄梅戏的误解——对于没有接触过黄梅戏的人来说,可能会产生困惑。黄梅戏真的是这样吗?毕竟这个视频《披着黄梅戏的外衣》并不能帮助视频观众理解黄梅戏的本质,其核心是流行歌曲。
而且,当一个错误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推翻重建的概念比在一片土地上建立一个新的要困难得多空,必然意味着传播资源的浪费。
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一定要“正反平衡”而不互补呢?
融合的可能性
如何在不伤害传统文化的情况下,用更新的玩法引起年轻人的兴趣,是短视频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难题。
事实上,潘的《丫鬟》并非直接改编自1959年的经典版本,而是脱胎于演唱的黄梅戏,这是他2010年发行的专辑《爱情买卖》中的一首流行歌曲。
在脍炙人口的歌曲《黄梅戏》中,慕容晓晓以“从小父母就告诉我黄梅戏不太好唱”为开头,然后用脍炙人口的唱法介绍了冯素珍的故事,再很自然地插入了“把李朗从家里救出来”的摘录。与潘不同,是专业的黄梅戏演员,他插入的选段再现了传统唱腔,与一些流行歌曲完美融合,既展现了黄梅戏的魅力,又容易被观众接受。
在2018年的抖音晚会上,京剧演员王佩瑜曾穿着紫黑色的礼服演唱了一首地道的京剧“空城市计划”。独特之处在于现场搭配了酷炫的舞台效果和节奏感十足的电子音乐,为京剧注入了时代色彩。
这种融合是一种“加法”逻辑,将传统与新潮流有机融合。
另一种常见的融合方法是“先减后增”——先把传统元素拆解,剥离一部分再融合。
抖音曾联合“龙在天”皮影戏团发起“更好地撇油”的挑战活动。他们去掉了传统皮影戏的本地唱腔,用抖音最热的背景音乐给皮影配乐,让他们随着音乐跳起了“动感迪斯科”。
不可避免的是,视频无法展现这种策略下的所有传统特色。但这种方式仍然具有生命力和可行性,因为它完美地保留甚至放大了传统文化的一些亮点。
以皮影戏为例,动感的音乐激发了皮影戏更强的表现力;近距离欣赏,让观众看到皮影戏的精致细节,充分展现传统匠人的高超技艺;更大的表演让观众惊叹于皮影艺人的表演实力。
依托新技术,短视频可以加强传统文化与用户的互动,降低“应用”门槛。
川剧变脸从表演到装扮,都是一门非常难的艺术形式。然而,科技让普通人体验变脸成为可能——依托人脸识别的美颜面膜技术,软件可以准确判断和识别用户状态的切换时刻,用户在录制过程中只需简单的擦脸和摇头就可以瞬间变脸。
无论哪种形式,融合的前提都在于对传统的充分理解。充分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合适的融合对象、拆除传统的最佳方式以及技术再创造的可能路径。
充分理解的源泉来自于尊重。我们的目标是“应用”而不是“利用”,是“创造”而不是“创造”。传统的碰瓷文化永远不能成为交通守则,只有真爱才能激发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资料:
秦、谭泽明与黄梅戏《女许》的唱词美
魏京东与黄梅戏的大众化理论——从严凤英的大众艺术看黄梅戏的发展
潘、黄梅戏的艺术特色及其他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活力传统: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研究报告》
如果您的问题还未解决可以联系站长付费协助。
有问题可以加入技术QQ群一起交流学习
本站vip会员 请加入无忧模板网 VIP群(50604020) PS:加入时备注用户名或昵称
普通注册会员或访客 请加入无忧模板网 技术交流群(50604130)
客服微信号:15898888535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站长删除。